“尽管我们不能成为富人的后代,但我们可以成为富人的祖先。” 这是大学生张海贤的梦想。 大一销售鞋垫,大二作为招生代理,大三成立了自己的公司。 昨天,大三的张海贤在洪湖宅基地2号楼21楼的办公室向记者介绍了他的创业经历。 23岁的张海贤来自湖北十堰。 现在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国际贸易专业。 这位年轻人很有商务头脑。 大一那年第一次上学时,他去汉正街闲逛,看到架子上的鞋垫,问老板有关批发价的信息。 鞋垫所有者告诉他:“批发价为每双1.5美分,零售价为50美分。” 张海贤心里算了算。 扣除成本后,他的净利润为35美分。 张海贤拿出自己仅有的100元钱买了几块厚的鞋垫,在鹿乡广场上摆了个摊位,鞋垫很快就被抢购一空。 尝到了甜头之后,他开始练习出售手电筒和手机充电器等日用品。
我已经在街上摆了很长时间了,熟悉的朋友称他为“街上的王子”。
张海贤在大二的时候从招生代理那里发现了商机,但由于经验不足,他第一次成为代理就被骗了3万元。 。 在积累经验之后,他再次担任培训机构的招生代理,并与同学一起组织了培训班。 不到一年,张海贤还清了所有债务。
2007年上半年,积saved了数万元的张海贤加入了“世纪风大学学生创业联盟”,成为小老板。 如今,他的公司拥有近20万资产,拥有6名员工,其中4名是华中农业大学的学生。 张海贤笑着说,虽然有办公室,但行销方式仍然停滞不前。 公司出售的许多产品都是武汉市场上稀有产品,例如某些最新的互联网电话。 此外,鞋垫仍然是该公司的业务之一。 “尽管鞋垫的利润很小,但市场需求却很大。” 他说,许多商人看不起诸如鞋垫的小额交易,但这为他们提供了商机。 。
开张两三年后,张海贤叹了口气。“成为老板并不容易。” 在淡季,公司的收入只有几千元,在旺季,销售额达几万元。 作为老板,他还面临办公室租金,水电费,员工薪水和公司管理等问题。
这个年轻人最引以为傲的是,尽管他的日程安排很忙,但他的学习并没有落后。 从大一到现在,他从未涉猎任何学科,并曾担任班长和学校文学俱乐部主席。 现在,大学生在上学时创业并不是什么新鲜事。 张海贤对此有自己的看法。 尽其所能去浪费他的学业做生意是不值得的。 “研究是基础。只有奠定基础,我们才能为未来的企业家精神开阔视野和思路。” 他说。